專區首頁

【私立東海大學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 文學學士學位】證書

1957年夏,杜維明自臺北建國中學高中部畢業,以榜首之姿考入台中東海大學外文系。入學後,徐復觀先生執傘親臨杜府,力勸其父母允其改習中文。

1958年,杜維明遂轉至中文系,師從徐復觀先生研習儒學。在讀期間,他於大專院校英文演講比賽中折桂全台。

1961年6月,杜維明獲東海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文學學士學位,時任校長吳德耀、文學院院長顧敦鍒。其學士論文《王充與葛洪文學理論的比較研究》,聚焦二人理論內核,未及其哲學基礎與批評史價值。導師梁容若先生盛讚其「詳研王葛之書,提要鉤玄,具見匠心;比較論文主張,綱舉目張,富有理致,卓具見地」。

畢業之際,杜維明榮膺哈佛燕京學社獎學金。此唯一名額系經校方(校長吳德耀與學社關係密切)力薦促成,為其學術生涯開啟關鍵之門。

杜維明先生回憶,入東海前時值「來來來,來台大;去去去,去美國」口號盛行,童子軍駱駝隊成員多入台大,而杜維明獨鍾情於牟宗三、徐復觀先生執教之東海大學。彼時東海雖僅六百學子,然其四載薰陶,為先生日後哈佛深造奠定了堅實基礎。其擇校緣由如下:

  • 家學淵源:父母自幼營造雙語環境,均出身金陵大學(母親曾就讀金陵女子大學藝術系逾年)思想受美國文化薰陶,先生亦自小習得英語。
  • 師資卓然:牟宗三、徐復觀等碩儒任教,並有馬一浮、黃侃之弟子傳薪;外文系師資多聘自美國,如奧伯林學院(Oberlin)畢業者。
  • 學風開明:非基督教保守氛圍,傳教色彩淡薄。該校由聯合董事會(曾在中國創辦燕京大學等12所精英學府)支援,杜家亦有父執輩畢業於燕京。
  • 重通識人文:因應教育體制,東海尤重通識教育、人文素養及藝術薰陶。國學師資多由台大教授兼任。先生留學考試中,國文科目於百人競逐中獲88分,震動台灣學界。
  • 文科專精:先生志在文科,而當時東海僅設一個文科班,另有四個理科班。
編號5
名稱私立東海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文學學士學位
年代1961年6月1日
分類學歷學位證書
類別證書
頒發者私立東海大學 校長 吳德耀
文學院 院長 顧敦鍒
頒發區域臺灣
特展分類靈根自植,師承慧命
尺寸67.6 * 56.6 * 2.3(公分)
材質紙質木框